热点关注
葳蕤六月——相约云冈石窟博物馆
2020-6-8

云冈石窟博物馆位于景区的西端,是一座2011年新建成的一座半地下式建筑,占地面积1.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6640平方米。40米的屋顶跨度呈拱形钢梁结构,远望似波浪涌动、又似流水奔腾,受北魏云冈缠枝忍冬纹的启发而设计。六月的云冈树木葱郁、鲜花盛开,正是旅游研学、放飞自我的好时光。
我在云冈石窟博物馆等您,与您相约在北魏佛教圣地——云冈石窟。

云冈石窟博物馆是依托云冈石窟建造的一处新建筑,是云冈石窟文化内涵延伸的重要场所,更是游客学习回味、休憩品茗的好去处,在这里您可以看到石窟中不曾有的风景,听到云冈石窟1500多年来的风云变幻与美妙的传说……馆内收藏的各类文物多达3千余件,件件背后都有您想不到的故事与传奇。博物馆本着服务观众的理念,考虑到与云冈石窟的关系,在展陈上采用了实物、图版文字、绘画、模型等传统的布展方式,多角度地突出云冈石窟文化内涵;实物展品以云冈石窟窟前和山顶考古发掘出土的文物为主,有北魏洞窟坍塌脱落下来的精美石雕残件和反映北魏、辽金时期云冈寺院的生活用具,让您从中领略到不同历史时期云冈寺院的不同风貌;也有部分大同征集的北魏墓葬出土文物,展品丰富,特色鲜明。

请您跟随我一起穿越历史,走进1500年的北魏,重回平城(山西大同,北魏时期都城)。北魏是由鲜卑人建立的政权,最初定都在盛乐(今内蒙古和林格尔)。从北魏道武帝拓跋珪天兴元年(公元398年)迁都至平城,到太和十八年(公元494年)孝文帝迁都洛阳,平城建都达97年之久,前后经历了道武帝、明元帝、太武帝、文成帝、献文帝、孝文帝共6位皇帝,近一个世纪的经营使平城由边陲重镇变为北方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成为当时丝绸之路最东端的国际化大都市、拥有百万人口。统治者的政治需求、经济的繁荣、多种文化的交流碰撞、佛教的蓬勃发展,催生了云冈石窟的横空出世。
关于云冈石窟的开凿工序,过去有很多种说法。经过考古工作者多年的调查发掘与研究,终于揭开了它神秘的面纱,竟是由上而下雕凿完成,不可思议的工序。在第3窟的考古发掘中,发现窟内地面遍布矩形或圆形的石块或沟槽,这些凹凸之坑正是开凿石窟初期,揭取石料留下的遗迹。通过对石窟壁面及地下残存遗迹的研判,终于找到了云冈石窟开凿的方法:斩山——削掉山体缓坡、形成峭壁。开窟——在崖壁合适的位置向内掘进,开凿洞窟上部,开窟同时预留雕像坯体,再进行造像的艺术加工。所凿的废料由明窗向外运出,当窟内向下掘进到一定程度时,再开凿窟门,完成整座石窟的开凿。这样由上而下的开凿,安全、快速,前提是要有完善的工程设计。北魏的工匠们是多么的伟大!在极短的时间内创造出举世无双的艺术殿堂,让武周(州)山完成了华丽的转身。
1992—1993年,为配合云冈石窟“八五”保护维修工程,由山西省考古所、云冈石窟文物研究所、大同市博物馆联合组队进行空前的窟前考古发掘,共揭取遗址面积4000余平方米,发现了一批有价值的文化遗存,出土了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陶器、瓷器及建筑构件,还有窟顶东部塔基遗址。获得了1993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的殊荣。



茶叶末釉瓷罐
尺寸(厘米):口径13.60 底径15.20 高30.00

双耳陶罐
尺寸(厘米):口径16.00 底径14.00 高33.00

石雕菩萨头像
尺寸(厘米):高27.60、宽11.80、厚14.80
云冈石窟博物馆中“佛像陶眼”,是云冈石窟第一件“回家”的文物。1932年美国人劳伦斯·史克门来到云冈参观,从当地村民家里发现了这件造型奇特的琉璃眼珠,此珠呈水滴状,内胎为土黄色,胎质疏松,含有小气孔;前端半球体表面上,涂有一层厚重的黑釉,尾端未施釉。史克门先生经过仔细观察,辨认出这是石窟佛像上的眼珠,他仅仅用了一块大洋,从村民手里买下了这个琉璃眼珠带回美国,收藏在美国纳尔逊美术馆中。1985年7月19日,漂泊海外50多年后的这颗“佛像陶眼”有幸回到云冈石窟,这是时至今日,唯一一件回归云冈石窟的流失海外文物,它开启了云冈石窟流失文物回家之路。我们期盼流失海外的“云冈游子”,早日回“家”。

拓跋鲜卑在定都平城的近百年间,留下了以云冈石窟为标志的诸多历史遗产,并且产生了我国书法史上一种全新的书体——魏碑。平城魏碑与洛阳魏碑在书体、书风的生成与发展上完整地再现了魏碑书法从初创、成型、成熟的全过程。

景明四年昙媚造像碑
尺寸(厘米):高30.00、长28.00、厚4.70
[夫光]灵镜觉,凝寂迭代。照周群?」邦,感垂应物。利润当时,泽潭机」季。慨不邀昌辰,庆钟播末;思恋」灵福同,拟状金石。冀瞻容者加」极虔,想像者增忻悕。生生资津,」十方齐庆。颂曰:」灵虑巍凝,悟岩鉴觉。寂绝照周,」蠢趣澄浊。随像拟仪,瞻资懿渥。」生生邀益,十方同沐。」□[景]明四年四月六日,比丘尼昙媚造。这是云冈石窟目前为止所发现的唯一一块离开石雕壁面的北魏时期石碑。此碑与雕刻在洞窟内外其它铭记有些不同:一是石质为细砂岩,与石窟本体岩石不同。二是专门制作的一块方碑,可以任意地安置在洞窟中,而不是从窟内壁面上自然分离的。三是铭记内容不同于普通(为亡者或亲人)的造像发愿文,而是一篇颂扬佛教功德,倡导佛教徒开窟造像的“感召”文书。大家一定要近距离观看才能发现它独特的魅力!
云冈石窟博物馆中央大厅,原比例复制第20窟主佛头像,高5米,宽3.7米,肉髻高耸,面相方圆,双耳垂肩,广额丰颐,面容饱满圆润。采用文物数字化技术对文物本体信息采集,结合3D打印技术原比例高保真复制。工程技术人员将82块模型体,通过人工拼装、接缝处理、喷砂上色等工艺完成,异地再现了云冈“外交大臣”的风彩。云冈石窟博物馆是一座专题博物馆,以丰富的藏品、独特的文化内涵,展示出云冈石窟独具特色的艺术风范。朋友们,当您参观云冈石窟时,请一定要到云冈石窟博物馆,这里有不一样的风景与您相约!